造成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即税务筹划基础的不稳固、税务政策的变化、税收行政执法不够规范、税务筹划的目的不明确。以下是对这四种税务筹划风险因素的介绍。
造成税务筹划有风险的因素:
1、税务筹划基础的不稳定
我国中小型企业要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税务筹划的依据是企业经营决策层及有关人士对税务筹划的了解、对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基本要素。如果企业管理层不了解、不重视税收筹划,甚至认为税收筹划是在走后门、找路子、钻空子、少交税;者,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完善、帐单不全、会计信息不真实。企业也有过往偷税漏税的前科,或有过多的税务违法行为,导致税务筹划的根基不够牢固,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务筹划具有极大的风险。这是中小企业在税务筹划中最主要的风险。
2、税收政策变化
税收政策变化是指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时性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规律性或时效性相对较短的特点。税收筹划是提前筹划。每个税务筹划从开始的项目选择到最后的成功,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段时间里,若是税收政策有变动,可能使按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从合法方案变为非法方案,或从合理方案变为不合理方案,从而造成风险税收筹划。
3、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
从根本上说,税收计划和避税行为的差别就是其正当性,并与合立法者的意愿相一致,但是实际情况下,其合法性仍有待于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证实。在确认过程当中,由于税务行政执法的不规范,可能会造成税务筹划的失败。因为不管何种税种,税法在纳税范围上都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自行判断是否属于应税行为。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客观存在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因税收行政执法偏差而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视为恶意。避税或逃税;或暂时忽视企业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日后更大的税务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4、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
税收筹划活动是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仅仅是税务筹划的一个阶段性目的,其终极目的在于使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税务筹划必须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企业税务筹划的方式与客观的生产运营需求不符,减税效果过大,扰乱企业正常经营和融资秩序,这样就会造成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混乱,从而引发更大的潜在风险。纳税筹划成本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两种类型,显性成本是指实施此项税务筹划时所产生的所有实际成本支出。其中显性成本是指在实施税收筹划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已经在税收筹划计划中考虑的所有成本。隐性成本即机会成本,是指纳税人因采用拟议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利益。例如,企业因采取获取税收优惠的计划而增加的资金占用量,本质上是投资机会的损失,这就是机会成本。在税务筹划实践中,企业往往忽视这种机会成本,导致筹划结果和筹划成本大于收益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7368.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