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报表上来看,虚增利润都会造成资产负债表里的一项或多项资产虚增,同时利润表里的收入虚增或成本虚减,而现金流量表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必须与其利润产生背离,虚增的利润越多,两者背离得就越厉害。我们从多读案例,多看市场,多思考动机,从动机出发,往往能更好地去识别,造假的具体操作手段是怎样呢?
1.虚增收入
2.虚减成本或费用
3.虚增长期资产
4.虚减负债
5.盈余管理
6.虚构关联交易
7.利用资产重组或者收购兼并的幌子,行财务造假之实
8.滥用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
在实际造假过程中,造假公司首先会根据相关的监管制度要求,设定出当年需要虚增利润的金额,再根据销售净利率等指标反推出需要虚增收入的金额,然后根据毛利率计算出虚增生产成本的金额,进而推导出虚假采购的金额;接着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消化虚假毛利占用的资金;最后会将造假金额分解到每个月份。
财务造假的一个重武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这是财务造假的一个重武器,且往往披上合法的外衣。比如成本法转权益法当期,可能会造成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增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6545.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