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作出重大调整的规定。这标志着《首发办法》正式实施。从“规范运作”到“突出自身优势”再到“保护投资者”,证监会一直以来将这一市场发展趋势视为推动中国企业向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证券法》中对注册制有四大创新:一是优化了发行制度;二是调整保荐机构;三是注册制提高服务效率;四是信息披露制度更完善。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新《指引》”)对企业上市有一些要求。其中明确要求中介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除了需要承担相应主体责任外,还要承担信息披露义务及责任。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披露质量管理;二是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企业实际控制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做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拟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一、会计
会计是所有相关经济活动及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是所有经济主体会计活动、经济利益的总和,因此必须要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对各会计科目进行合理计量和正确确认。对于财务信息分析,财务分析也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咨询服务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财务分析通常在上市之前完成,企业需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对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合理判断并对投资决策进行有效管理。企业通过对财务信息的综合分析,将其转化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会计信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财务分析主要包括收入分析、利润分析等内容。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信息比较和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内控
内控制度是指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控制的制度体系。内控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控体系,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有效地评估。具体而言:(1)规范内部控制制度;(2)制定内部控制执行程序;(3)有效控制风险;(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5)执行有效预防舞弊措施;(6)保证信息披露质量;(7)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8)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等。目前企业大多采用内控制度管理,但由于其体系较大且流程复杂,如何使其有效执行是一个难题。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风险较重视,往往会忽视内控的作用,如企业内部管控人员的能力有限、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因此,建议企业在选择与其规模相匹配的内控制度时最好选择一些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较好、操作性较强、实施效果较好的典型经验企业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融资规划
企业的融资规划主要包括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等内容,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阶段: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融资规划,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需要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贷款、股权投资、债权等方式。第二阶段:制定项目计划书。即应当在资本运作层面制定并执行该战略,从商业模式入手逐步完善公司投融资体系;在具体的可行性分析阶段,要对公司未来发展和投融资需求做具体预测并进行相应风险分析与控制。因此企业要注意:(1)战略规划要求与业务发展策略相适应;(2)融资渠道多样化;(3)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4)股权激励计划。此外,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需求、资金状况及行业地位确定未来资金来源和方向,对拟投融资方式进行选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6441.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