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创公司,员工在股权方面多半会遇到如下问题:员工通常得不到足够的应得股份;员工持有的股份有时会对所需缴纳的税务金额产生不利影响;
创业公司员工往往对他们手中持有的股份信息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作为初创公司,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1.初创公司应尽可能多地将股份分给员工
初创公司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股份分给员工,因为这些股份在将来一定能创造比现在多出数倍的价值。 创业者在最初就应该对自己的项目做出一个巨大的预判溢价,或许不用到一两百倍这么高,但必须要让员工看到一个相对具体的数字。
这样的话,员工的效用价值绝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许,创始人认为很难将未来的发展精确到某一个数字,毕竟现实情况下存在很多突发事件和不可控性。或许,可以选择公司上一轮的估值以及发展速率作为参考。
一般情况下,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至少应给予最初的5个员工10%溢价的许诺,之后进入的员工可进行逐步递减的算法。
但为了保证积极发展的势头,预判的溢价越高越好,当然也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现状。 通常,在公司进行到A轮或之后,投资机构加入会要求创始人将股权进行稀释,期权池变得越来越小。
正确的做法是,适当扩大A轮后的期权池规模。但不幸的是,我们很少见到这种情况发生,没有人愿意减少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这种目光短浅的行为常常主导着创业现状。期权池是重要的一环,创始人应该根据发展状况调整它的规模,而不是将它作为不发放股权的借口。
2.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低于一般收入税
长期资本利得税率最高为28%,一般收入税最高为40%。 虽然鼓励性股票购买期权可以按长期资本利得税率计算,不过会遇到最低税费问题,所以员工通常要交的税会高于他们的预期,非限定股票购买期权和受限股票单位都是按低于一般收入税计算。
对于交税策略,有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延长行权期到10年。不过长期来看,最好有一种方式让员工在股权利润方面的税率和高管一样。理想状态下,员工应该持有受限股票,当他们卖出的时候只要缴纳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不过这样做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拥有股票相比期权账面价值更大,所以意味着员工从拥有这些受限股票开始就要缴纳更多的税。
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希望国税局不对不流通的私人股权征税,直到股权出售的时候。然后对增值部分收取长期资本利得税率,最初的股票价值收取低于一般收入税。 当然对公司而言,有一种方式就是发行另外一类的员工股。
在目前早期的创业公司,普通股的价值通常比优先股低很多。公司可以发行一种比普通股权利更少的股票,只要保留公司被收购或者上市时能转换成普通股的权利就好了。这样的股票基本上在触发条件前是没什么价值的,这样员工在公司被收购或者上市时也就不用交什么税,当条件发生时只用缴纳长期资本利得税。
3.让员工持股,让员工安心
有些创业公司不讲究,会对员工隐瞒公司总股本。作为员工,应该并且可以要求了解他们的期权行权后能占到公司多少股份,若公司刻意隐瞒,就应该慎重考虑这个公司了。
这里有些细节问题是创业公司员工所应该关注的,例如,“如果我拥有0.5%的公司的股份,公司明天以1亿元的价格被收购了,我能直接拿到50万元吗?”
这里确实有可能发生变数,很多员工不了解退出机制和变现顺序。又如,“公司上个月亏了多少钱?现在银行里有多少钱?”这比公司最近营业额增长了多少要重要得多,因为很多高层在不确定未来的情况下,是不会把营业增长兑现到公司市值里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4513.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