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想要开门营业,不是登记注册完毕就可以了。有些行业是受市场法律严格要求的, 对从业人员的资质也有相应的门槛条件,因此想要开门营业,行业资质证书是必不可少的。
行业资质是证明公司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具有从事某一职业的技术和能力的标准,行业资质证书就是证明公司具有行业资质的相关文件。
一般情况下,公司资质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类资质,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另一种是能力类资质,比如公司获得的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颁发的资质证书,如软件集成商资质、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
在实际操作中,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营业都需要经营类资质证书,但并非每家公司都需要能力类资质证书。一些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及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对能力类资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公司的经营范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经营项目,另一种是许可经营项目”,后者想要开门营业,就需要办理相关的行业资质证书。
如果没有行业资质证书就开门营业,一旦被查明就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有时还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例如,在互联网行业中,涉及开办经营性网站的公司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运营在线视频、音乐、图书的网站需要办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于电商业务的商业活动,就必须要提供所贩卖物品的相应资质,如果商城中贩售食品,就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除互联网行业外,也有很多行业需要具备行业资质。
比如,如果是做餐饮行业的就要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零售行业需要提供所贩卖物品的相应资质;
从事医疗行业需要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生产保健器械的企业、线下药店需要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
从事股票类金融行业需要办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
从事建筑行业需要办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分类下的相关资质证书;
创办非公立院校也需要办理关于民办学校的许可证,才有办学资格等。
行业资质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制定行业统一标准,有效降低审查难度,使从业人员和审查人员都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与依照。
行业资质认证根据审批时间分为两种——也就是前置审批、后置审批。
行业资质认证是办理营业执照的前提,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前需要先完成行业资质的认证,这就是前置审批。也就是说,创业者在注册完公司之后,需要先审批经营项目的行政许可,再凭审批文件、许可证明等材料办理营业执照。
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查询从事行业是需要前置审批还是后置审批。像危险化学品、金融等也都是前置审批的。
后置审批则正好相反,是指创业者在领取营业执照之后、开启营业项目之前,需要完成经营项目的行政许可审批,也就是行业资质认证。像经营食品、医疗器械、道路等都是后置的。
不管哪种审批方式,需要能力类资质认证的公司在开始营业之前,都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好相应的行业资质证书,否则将不具有营业资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4454.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