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必须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依据相关税法的规定享受相关减税、退税或延期纳税等优惠。只有了解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企业才能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开展纳税筹划。 想要做好纳税筹划,首先要了解其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这是8种常见的纳税筹划方法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通常会选择以下8种纳税筹划方法。
1.纳税人筹划法
所谓纳税人筹划法,就是利用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界定,让税负尽量降低,避免成为直接纳税人。
2.税基筹划法
税基筹划法的步骤如下。
(1)控制或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包括税基推迟实现、税基均衡实现和税基提前实现。
(2)分解税基。就是使税基转行形式,从税负较重变成较轻的情形。
(3)将税基最小化,合法降低税基总额。
3.税收优惠筹划法
税收优惠筹划法是常用的纳税筹划方法之一。
(1)税收优惠的类型主要有特殊行业、特定区域、特定行为、特殊时期的税收优惠。
(2)税收优惠的形式:免税、减税、免征额、起征点、退税、优惠税率、税收抵免。 企业可通过创造条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对国家和地区的税法非常熟悉,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4.会计政策筹划法
会计政策筹划法也是常见的纳税筹划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分摊筹划法。所谓分摊筹划法,是指通过无形资产摊销、待摊销费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分配等进行纳税筹划。
(2)会计估计筹划法。多数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一些项目在正式执行前无法做到精准计算,所以应采用会计估计筹划法进行纳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对尚延续、结果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需要估计入账。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估算并不精准,会影响特定时期的收益或费用的数额,从而对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尽可能对所有细节进行估计,将风险降至最低。
5.税负转嫁筹划法
所谓税负转嫁筹划法,是指利用价格浮动、价格分解来转移或规避税收负担。这种方法更加灵活,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税负前转筹划法。所谓税负前转筹划法,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将其所负担的税款转移给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2)税负后转筹划法。这个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购进价格或其他方式将其负担的税款转移给提供生产要素的企业。
6.递延纳税筹划法
递延纳税筹划法主要有提前支付费用和推迟确认收入两种。其中,后者主要利用不同的结算方式进行递延,如委托代销等。
7.规避平台筹划法
通常来说,企业会把税法里制约的若干临界点称为规避平台。通过规避平台筹划法,也可以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其原理在于,临界点会由于量的积累而引起质的突破,它是一个关键点。当突破某些临界点时,所适用的税率会降低或享受的优惠会增多。采用这种方式时,必须关注以下两点。
(1)税基临界点,包括起征点、扣除限额、税率跳跃临界点。
(2)优惠临界点,包括绝对数临界点、相对比例临界点、时间临界点。
8.资产重组筹划法
资产重组筹划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合并筹划法。所谓合并筹划法,是指企业利用并购及资产重组手段,改变其组织形式及股权关系,实现税负降低的纳税筹划方法。
其优点如下。
①企业合并可以使存续企业进入新的领域、行业,享受新领域、新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②企业合并可能改变纳税主体的性质,如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由内资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③企业合并可实现关联性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流通环节的减少,合理减少流转税和印花税。
④企业合并可以使存续企业利用免税重组优惠政策,规避资产转移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⑤企业合并可以使存续企业实现盈亏补抵、低成本扩张。
(2)分立筹划法。
所谓分立筹划法,是指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建的企业,已经分出去的股东换取该分出去的企业股权,实现企业的依法拆分。 分立筹划法的优势在于有效改变企业规模,降低企业整体负担,具体如下。
①企业分立将混合销售中的低税率或零税率业务独立出来,单独计税,有利于降低税负。
②企业分立有利于形成有关联关系的企业群,实施集团化管理和系统化筹划。
③企业分立增加了一道流通环节,有利于增值税抵扣及转让定价策略的运用。
④企业分立使适用累进税率的纳税主体分化成两个或多个适用低税率的纳税主体,税负自然降低。 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qilai.cn/4438.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jiangwenfang@runyer.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